·写在前头·
作者:刘心武 著
发布时间:2023-06-12 15:53:27
字数:1644
·写在前头·
这一套五册《刘心武妙品〈红楼梦〉》,展示的是我这十几年来《红楼梦》研究的主要成果。2011年我推出过一套四册的《刘心武揭秘〈红楼梦〉》精华本,现在的这套是在其基础上增删修订而成的。增加的部分主要是关于“金陵十二钗”的全揭秘,以及《红楼眼神》《红楼拾珠》《红楼细处》和部分关于《红楼梦》的漫谈,还有专门为少年读者量身定做的《献给少年读者阅读〈红楼梦〉的十个锦囊》(这部分是首次发表)。2011版精华本里收入的《〈红楼梦〉八十回后真故事》,因为与收入的揭秘古本《红楼梦》的内容多有重复,且我已有《刘心武续〈红楼梦〉》面世,充分体现了我对曹雪芹真本《红楼梦》八十回后的探佚,故此次不再收入。
修订不仅是将个别的漏字补入、错字改正、不恰当的词语替换,更注重纠正原书中的一些疏忽瑕疵。比如原书中论及《红楼梦》中北静王这个角色,认为是把真实生活中的两个人物糅合在一起塑造,一个是康熙的第二十一个儿子,叫允禧,另一个是乾隆的儿子永瑢,永瑢后来过继为允禧的孙子,相关的一些论述,我都坚持,但当时不够细心,在论证书中北静王的原型时,把允禧去世后谥号为“靖”,也当作一条理由,认为北静王这个艺术形象的命名,“静”“靖”同音,可能也来源于允禧的谥号,这是不对的。允禧活到乾隆二十三年(1758年)五月二十一日才去世,去世后才会有谥号,而现存最早的《石头记》甲戌手抄本中,已有北静王出现,这个甲戌是乾隆十九年(1754年),允禧还活着,曹雪芹怎么会因他后来获得“靖”的谥号而据此为角色命名呢?现在的修订本中,当然删去了相关的文字,但这一条理由在论证北静王角色原型中是最不重要的,原属多余,删去后无碍我得出的结论,但这样的疏忽,是应该引以为训,今后力求避免的。总之,修订遵照严谨的原则,应该说是做到了细心。
自我的“秦学”通过电视讲坛及专著推出后,引出争论,多有批评,我对所有善意的批评都抱欢迎的态度,在第四册最后有篇《红故事》,回顾了这些年来我研究《红楼梦》的种种遭际。一位国际著名学者在接到我朋友转寄给他的两册《刘心武揭秘〈红楼梦〉》后,曾给我一信,我征得他同意后,将其在上海《文汇报》的《笔会》副刊刊发,其中他有“全书思入微茫,处处引人入胜,钦佩之至”的评价。就有人在刊物上发表长文,说信中那“思入微茫”是“对刘心武的红学歪作进行了冷嘲热讽,无异于斥其‘欺诳’,可谓一针见血,而红学门外汉刘心武竟然没看出来,还回信给他并且沾沾自喜,此事已沦为笑谈,属于国际玩笑”。此长文对我的冷嘲热讽重度贬斥,在网络上一时转载发酵,我倒淡然对之,自己喜欢《红楼梦》,研究《红楼梦》,发表些见解,本应褒贬皆收,笑骂由人,但也就有人到网络上为我抱不平,引出钱穆为该学者大著《方以智晚节考》作序,序文中分明这样表扬他的论述:“更可谓思入微茫精通玄冥。”钱穆(1895—1990)是1930年才出生的该学者的长辈,钱穆如此使用“思入微茫”一词,他接受钱穆对自己论著“思入微茫”的评价,难道都是“沦为笑谈”,成了“国际玩笑”吗?我希望今后对我的“秦学”有更多善意的批评,就是看不起我,讨厌我,也至少礼貌些。
《刘心武揭秘〈红楼梦〉》的系列电视讲座也好,相关的书也好,包括我近年在网络平台播出的《刘心武讲一百零八回〈红楼梦〉》音频,以及《刘心武爷爷讲〈红楼梦〉》的书和音频等等,其实主要的用意,并不是想在红学研究领域建立了不起的功业,而主要是为了向广大民众,包括青少年,推广《红楼梦》,首先引起人们对《红楼梦》的兴趣。《红楼梦》确实是我们民族文化的瑰宝,是一部中华传统文化的百科全书,作为一个中国人,不可不知《红楼梦》,在有生之年,至少要通读一遍《红楼梦》。愿这套《刘心武妙品〈红楼梦〉》,能让开卷的人士获益。
我的“秦学”研究,得到周汝昌先生热情鼓励,鼎力支持。我把他二十多年前为我《红楼三钗之谜》所写的序,以及2005年《刘心武揭秘〈红楼梦〉》初版的《说在前头》,作为第一册附录收入,以供读者参考。
刘心武
2020年元旦
于温榆斋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