「第二章」 羽旗豹尾映龙鳞

作者:晓梦 发布时间:2020-08-18 16:54:35 字数:2712
  皇帝为他写诗,

  四位辅政大臣互相倾轧,彼此明争暗斗,

  却无一例外地笼络他这个人。

  他,纳兰明珠,是怎么做到的?

  


  康熙皇帝在一首诗里特意写了“明珠”这个名字。

  没错,把明珠的名字写进诗的标题里。标题是这样的——《夏日同大学士明珠暨诸侍卫过黑龙潭途中作》。

  这是康熙皇帝《圣祖仁皇帝御制文集》中的一首诗,其中有这样一句:“骏马骎骎踏绿萃,羽旗豹尾映龙鳞。”

  好一个“羽旗豹尾映龙鳞”!让人脑子里马上想起旌旗猎猎、车马声喧、威武无敌的皇家卫队。

  皇帝特意在诗中写到臣子的名字,可见纳兰明珠在康熙皇帝心目中的地位。

  康熙皇帝还说明珠“凤阁清才,鸾台雅望,典章练达,服勤匪懈,于寅恭器识,渊凝顾问,时资于靖献。属在论思之地,参机务之殷繁,每抒钦翼之忱,佐经猷于密勿,崇阶早陟,载晋公孤弘奖,申嘉庸昭宏渥”。

  明珠升迁之快,为历史所罕见,康熙帝对他的评价之高,也可谓是绝无仅有。

  那么,明珠是怎么做到如此深受君恩的呢?

  有人认为明珠是蒙受祖德,在皇帝面前平步青云。这个观点实不足信。

  明珠虽然是贵族之后,然而到了他父亲那一代,昔日辉煌已不再,他的父亲尼雅哈只是一个骑都尉,属四品官,而且尼雅哈去世的时候,由长子纳兰振武承袭世职,排行老三的明珠没有得到任何实惠。

  也有人认为是因为明珠娶了个极有背景的夫人,使得他颇受皇室青睐,这就更加是谬误了。

  明珠的妻子爱新觉罗氏是英亲王的女儿,这个没错,可是我们先来看看这个英亲王。

  英亲王阿济格是努尔哈赤的第十二子,据说他“生而雄勇”,为努尔哈赤所钟爱。阿济格自幼便随父兄参加战斗,屡建功勋;成年后多次担任主帅,也是战功显赫,在满族贵族中很有地位。不过阿济格属于武将类型,缺少政治智慧,胸无谋略。据说他居功自傲,蛮横残暴,既对长辈无礼,对自己的手下也是随意责罚,旁人不过是慑于他的权势,勉强从命。实际上阿济格非常不得人心。

  顺治七年(1650年)冬,阿济格随弟弟多尔衮去边外围猎,多尔衮在这次围猎中颇为可疑地病死。之后,阿济格想继承多尔衮摄政王之位。当时阿济格胁迫多尔衮的属下归附自己,手段**、态度蛮横,有人不服,于是阿济格被告发“谋乱夺政”。

  多尔衮的灵柩回京时,顺治帝被迫逼阿济格及其已获得亲王爵位的第三子劳亲自尽,次子被夺爵位,其余尚在人世的儿子和女儿均被废为庶人。作为阿济格女儿的爱新觉罗氏自然不能逃脱从金枝到草根的命运。

  也正因为如此,当时任御前侍卫的明珠才有机会娶到被废为庶人的爱新觉罗氏。

  不过,既然英亲王后代已被废为庶人,明珠娶这样一位女子为妻,又哪里还能沾到什么光呢?

  应该说明珠日后会成为康熙的股肱之臣全靠他自己。

  


  明珠素来机灵敏捷,尤其懂得揣摩**上级的意图。这种能力被不少人诟病,被认为是没有骨气、拍马逢迎,但放在明珠所在的那个朝代,这或许是必不可少的一种“技能”吧。也因此,明珠得到了他的上司遏必隆的赏识。

  顺治十八年(1661年),8岁的康熙即位后,身为四位辅政大臣之一的遏必隆立即推荐明珠升任郎中,重建内务府。另外三名辅政大臣分别是:索尼、苏克萨哈、鳌拜。

  非常明显,虽然明珠是由遏必隆一手提拔的,但若他不能处理好和另外三名辅政大臣之间的关系,他的命运一样会危机四伏。

  在这四位辅政大臣中,索尼资格最老,但他年老多病,多一事不如少一事,大抵听凭鳌拜做主,而遏必隆一味依附鳌拜,只有苏克萨哈与鳌拜不睦。

  明珠与苏克萨哈同属纳兰氏,苏克萨哈当然不会与他为敌,但明珠又是遏必隆的追随者,因此鳌拜也没有把他当作打击的对象。至于索尼,因为他的外孙女和康熙成婚时,是由明珠为首的内务府具体操办的,明珠办事本来就滴水不漏,不会有意得罪什么人,加上难免会特意示好于索尼,因而索尼对明珠也怀有好感。这样一来,四位辅政大臣不仅都不打压明珠,还因为明珠能接近太皇太后和皇帝而都想利用他,因此争先提拔、笼络他。

  明珠是在康熙三年(1664年)升任为内务府总管的。内务府是管理皇家大小事务的总机构,作为总管,明珠有机会接触任何人,包括太皇太后孝庄。

  这位孝庄太后可不是一般的人物。

  康熙自幼父母相继离世,由孝庄太后抚养成人。康熙对自己的祖母言听计从,极为孝顺。历史评价这位孝庄太后颇具智慧又极为贤德。她生活俭朴,不事奢华,史料记载,平定三藩时,孝庄太后曾把宫廷节省下的银两全部捐出用来犒赏出征士兵。每逢荒年歉岁,她总是把宫中积蓄拿出来赈济,全力配合、支持孙子的事业。皇帝自然对自己的祖母有十二分敬意,每次出巡盛京时,康熙几乎每天都派人驰书问候祖母起居,报告自己的行踪,并且把自己在河里捕抓的鲢鱼、鲫鱼,派人送京给老祖母尝鲜。

  明珠在孝庄太后面前格外细心、机警。小到太后偶尔念叨哪出戏、哪种果品,大到对国家大事的意见,明珠无不铭记于心,并很快办妥所有事务,工作效率和质量甚至常常超过期待,让孝庄太后非常满意。

  太皇太后不时夸赞明珠,康熙自然便对明珠青睐有加。康熙布置任务下去后,发现明珠确实很会办事,也很会做人,慢慢就越来越离不开他了。这为明珠最终平步青云打下了基础。

  宫廷斗争中,机敏的明珠把太皇太后当作自己的保护伞,审时度势,既不得罪任何一方,也不投靠任何一方,最终在惨烈的朝廷斗争中成功保身,且左右逢源。

  就在鳌拜和苏克萨哈因为权势和财产争夺得不亦乐乎的时候,明珠于康熙五年(1666年)由内务府调任内弘文院学士,进入朝政中枢机构,担任大学士的助手,也曾奉命外出会勘河务,不久又被提拔为刑部尚书,在参与不属于刑部尚书的测验历法活动中,和鳌拜间接斗争。在康熙一举擒获鳌拜之际,明珠前往福建主持与**郑经(郑成功长子)的议和活动,为郑氏的归降创造了条件。

  明珠是康熙皇帝的近臣,即使康熙离京外出,他也经常陪侍左右。康熙十一年(1672年)2月初,康熙皇帝在赤城闻知皇后所生的四岁长子承祜病死,郁闷不已。回朝后,明珠即与随从上奏说:

  臣等不胜忧虑。皇上悲痛皇子,固是天性,第深居简出,则郁闷愈增。臣等愿皇上移跸,借境抒怀,臣等幸甚。

  康熙帝回应说:

  朕每日诣太皇太后宫问安,颇可**。

  这是有史料记载的。虽然只是寻常言语,但足可见君臣关系融洽。

  至于在撤三藩以及随后平三藩之乱、反击沙俄等重大事件过程中,明珠的作用也是功不可没。他还致力于改善满汉关系,举荐过于成龙、格尔古德等颇有作为的清官。

  然而,随着明珠集团势力逐渐增大,党羽众多,权势日盛,康熙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、把握平衡,暗中授意郭琇弹劾明珠,罢免了明珠的相位。

  这样一位精明强干的父亲,纳兰容若全都看在眼里,他对父亲既敬畏,又有不以为然之处。也许正因为明珠在政界绞尽脑汁、历经辛苦方得平步青云,使得容若对富贵功名没那么**,反倒移情吟诗填词。

  这对父子,一个在政坛显山露水,一个在词苑独树一帜,也是一段难得的佳话。

使用第三方账号登录

×